发布日期:2025-10-11 21:05 点击次数:69
纽约联合国总部本周二上演了一场引人深思的场面。美国总统特朗普站在庄严的联合国讲台上,以他标志性的直白风格,向这个国际组织抛出了一连串尖锐问题。
演讲从一些令人意外的细节开始。特朗普指着会场里停运的自动扶梯和时好时坏的提词器说:这些看似小事,却反映出大问题。原来,由于主要成员国拖欠会费,联合国纽约和日内瓦的办公场所不得不采取节流措施——关闭部分电梯、减少空调使用,甚至推迟必要的设备维修。
随后,话题转向更宏大的议题。特朗普自豪地宣称其政府成功结束了七场战争,并质疑这些本应是联合国的职责所在。不过,这番言论很快受到质疑。比如印度官员就澄清,特朗普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所声称的调解作用实际上微乎其微。
联合国的存在意义究竟是什么?特朗普向在场各国代表抛出这个根本性问题。颇具戏剧性的是,演讲结束后,他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会面时,又改口表示美国全力支持联合国。这种前后矛盾的态度,恰如联合国当前处境的真实写照。
展开剩余70%回望历史,联合国诞生于二战的硝烟中。1945年,各国领袖怀着永不再战的信念,在旧金山签署《联合国宪章》。正如第二任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所说:联合国的使命不是带人类上天堂,而是避免世界坠入地狱。
每年九月的联合国大会堪称外交奥林匹克。在这个铺着绿色地毯的会场里,各国领导人轮番登台。虽然以彬彬有礼著称,但火药味十足的演讲并不罕见。特朗普这次长达58分钟的演讲中,将气候变化称为精心设计的骗局,还警告某些国家的政策正在走向灾难。
这种激烈言辞在联大历史上并不新鲜:2009年,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超时演讲96分钟,期间抱怨时差不适,还指控联合国被核武大国操控;1974年,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腰佩手枪入场,留下名言我一手持橄榄枝,一手握自由战士的枪。
但光鲜的表象下,联合国机制存在深层困境。193个成员国的表决结果仅具道义力量,真正掌握实权的安理会常因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陷入瘫痪:俄罗斯可以否决涉乌决议,美国则屡次阻止加沙停火提案。这正应了特朗普的批评:联合国擅长写强硬声明,却缺乏实际行动。
值得关注的是,在政治角力之外,联合国系统默默开展着大量务实行动:世卫组织抗击全球疫情,儿基会救助困境儿童,11支维和部队在热点地区守护和平。这些不事张扬的工作,与镁光灯下的激烈辩论形成鲜明对比。
走过近80年风雨,联合国既未让世界陷入地狱,也远未带人类抵达天堂。正如古特雷斯秘书长所说:联合国虽不完美,但失去它的世界将更加危险。当人们质疑这个组织的价值时,无数联合国工作人员正通过日复一日的调解、救援与维和行动,用行动给出最有力的回答。
发布于:天津市